濕疹是一種非常容易復發的皮膚疾病,在大家的印象中,夏季是濕疹的高發時節,因為夏季氣候潮濕,人們出汗也比較多,汗液刺激到皮膚的時候就會誘發濕疹,那么為何在冬天的時候濕疹還是會出現呢?
專家認為,冬季之所以出現濕疹與干燥、寒冷的天氣密切相關.皮膚干燥、皮膚屏障受損,特別是身處北方地區的朋友更要注意保護皮膚,因為北方的冬季不僅干燥而且沙塵暴、霧霾等氣候問題也很多,皮膚暴露在空氣中很容易就會受傷,此時人們若是沒有照顧好皮膚就會引起濕疹、過敏性皮炎、蕁麻疹等皮膚病。
濕疹病因復雜,可分為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。
常見的內部因素 慢性感染病:慢性膽囊炎、扁桃體炎、腸寄生蟲病;內分泌及代謝改變:月經紊亂、妊娠等因素;血液循環障礙:小腿靜脈曲張;神經精神因素:精神緊張、過度疲勞、失眠、情緒變化等;遺傳因素:即過敏體質。
常見的外部因素 食物:魚、蝦、牛羊肉;吸入物:花粉、塵螨、微生物;生活環境:紫外線照射、寒冷、炎熱、干燥、動物皮毛;化學物質:化妝品、肥皂、合成纖維等。上述原因均可導致濕疹或者加重濕疹病情。
防止濕疹發作,要避免各種可疑刺激,避免過度用熱水燙洗,消除體內可疑病灶,沐浴后要及時使用保濕潤膚霜。
嬰幼兒:
生活水平的提高,濕疹的發病率卻在上升。原因就是洗澡更加方便了,次數也變多了。
對于剛出生的嬰幼兒,不少父母或長輩有每天給孩子洗澡的習慣。嬰幼兒洗澡的頻率與季節息息相關,夏天氣溫高,空氣濕度大,皮膚出汗多,天天洗澡也并無大礙。冬季則不同,天氣寒冷、室內外溫差大,北方室內供暖更加劇了空氣干燥,嬰幼兒的皮脂腺本就未發育成熟,干燥的氣候會使孩子脆弱的皮膚受到更多的損害,天天洗澡會使表皮越來越干燥,失去“保水”的能力,水分流失以后便出現濕疹。
老年人:
除了嬰幼兒以外,老年人也是濕疹的多發人群。老年人受激素水平降低、皮脂腺和汗腺分泌功能減退等因素影響,皮膚含水量減少,易粗糙、缺水。加上很多老人有愛洗熱水澡、搓澡等習慣,使皮膚在冬季缺水加重,出現濕疹。
正確的洗浴方式水溫應控制在40℃左右,選用中性護膚浴皂。在洗澡后,趁皮膚潮濕時涂上含油脂較多的護膚品。
很多老年患者皮膚缺水嚴重,去醫院就診,脫下衣服查體時,衣物上會抖落厚厚的皮屑。醫生都要對患者反復強調:少洗澡、多抹油,但多數患者并不當回事兒,覺得自己所得的濕疹不是抹幾次護手霜就能治好的。其實,把濕疹總結為生活方式疾病并不為過,不當的生活方式得到了改善后,很多濕疹自然而然就好了。
年輕人:
很多年輕女性被確診為“接觸性皮炎”,病因與貼身衣物選擇不當有關。對年輕人來說每天穿著的衣物對預防濕疹至關重要。貼身衣物一定要穿純棉材質的。一些愛美的女性為了顯瘦,冬季貼身不穿純棉內衣直接穿羊毛衫或戴圍巾,久而久之,皮膚和衣物反復摩擦、發癢,形成接觸性皮炎。
另外,貼身衣物的顏色要選擇肉色或白色。一些質量低劣的衣物,在制作過程中用甲醛固色,過量的甲醛會刺激皮膚引起濕疹。很多患者得濕疹就是因為長時間接觸了衣物的染料,久而久之皮膚出現濕疹樣皮損。與內衣密切接觸的部位,這些地方出現濕疹要考慮與內衣質量和顏色等有關。因此,新買來的內衣一定要用清水洗后再穿。
一些家庭主婦一到冬天,手背關節部位便干燥、粗糙甚至裂口。這是手濕疹的典型癥狀,也叫家庭主婦型皮炎,病因是長期接觸洗滌劑、洗衣粉引起的。想要預防,日常護膚非常關鍵。很多患者會問大夫,保濕乳一天要抹幾次?保濕乳的使用每天沒有固定次數,原則是每次洗手后都應該用保濕乳護膚。很多人還沒有養成這樣的護手習慣,這也要求大家亟需轉變觀念,因為只有修護皮膚屏障,才能防止疾病的發生。
濕疹患者用藥指導:
對于濕疹的治療,老患者應采取保濕乳和治療藥物聯合應用。根據皮損嚴重程度的不同,治療藥物可選擇激素類或非激素類。在急性期控制病情的時候,藥物要配合保濕乳聯合應用。等到好轉以后,保濕乳也要常年使用,這是減少濕疹復發的最好的方法。